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规章制度  党的建设  师资队伍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财政与税务学院第二届“数字财税”微专业教学情况总结暨学生学习感言

2025年07月07日 15:59  点击:[]


2025年春季学期,财政与税务学院“数字财税”微专业教学以“技术赋能专业”为核心理念,突出财税与信息技术等的交叉融合,顺利完成《数字税收》《数字财政》《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Python智能财税数据分析》等4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01

教学情况总结

   

《数字税收》和《数字财政》紧扣金税四期、智慧财政等国家财税改革政策,引入区块链发票、大数据风控等案例。《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和《Python智能财税数据分析》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操并重,通过真实财税数据完成爬虫清洗、可视化分析、数据建模分析。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专题讲座5次,参加各类竞赛活动20余人次。




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跨学科融合。课程融合了财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三是关注政策前沿。课程紧密关注财税政策的前沿动态,及时将最新的数字财政、数字税收的政策理论和实践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紧跟政策发展的步伐。

undefined


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学生核心税种纳税申报和税务管理等综合业务的操作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秋季学期将开设《税务合规计划与税务会计》《智慧税务综合模拟实验》《学科竞赛训练与论文写作指导》三门课程。为深化院企合作,将邀请一批业界专家,参与到专业教学当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智能化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02

班级31位同学的学习感言

   
       

周子尧同学:

这半年的微专业专业学习,我认为是十分有意义的,作为一个外专业的学生,“数字财税”微专业的学习使我学到了非本专业的知识,拓展了自身眼界和对各方面知识的兴趣。希望在下半年的役专业学习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为白身发展开避新的道路。

       

马于丫同学:

课程内容干货满满,尤其是财税计量和Python等实操课程,对实习和就业很有帮助。学习时间灵活,学习到很多知识,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不仅掌握了实用技能,也对财税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王奕涵同学:

微专业的班级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家带着各自的经验与视角相聚于此。微专业用有限的时间,为我打开了无限的知识视野,既拓宽了技能边界,也让我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

       

杨巧艳同学:

“数字财税”微专业重构了传统财税的认知与实践逻辑,数字税收突破了对税法条文和申报流程的表层理解,聚焦技术对税收全链条的重塑,让人能从“数据互动”视角理解税务监管与企业合规的双向逻辑,提升了对税务风险的预判和实战应对能力。数字财政打破了“财政即收支”的刻板印象,强调用数据驱动财政治理,通过案例和工具学习,让人能理解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决策预测等实际应用。财税计量方法提供了量化分析工具,将财税问题的定性讨论转化为“数据验证”,能精准测算政策效果、分析经济影响,让财税决策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财税微专业把大数据,财税知识结合在一起应对复杂的财税场景比较实用。

       

黄彦同学:

“数字财税”微专业的学习充满惊喜,尤其是Stata模型的学习让我大开眼界。从财税指标相关性检验到面板数据分析,一步步掌握用Stata解决实际财税问题的方法,这段学习经历为我打开了量化财税研究的大门。

       

何敏同学:

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就好像是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确闪着金光的“无底洞”,“数字财税”的深奥让人欲罢不能。越往里探索,越发现这是数字与财经交织的奇妙世界。“数字财税”就像磁石,吸引着我。

       

田斯雨同学:

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的过程是充实的,课程内容很实用,能学到税务和财务管理等知识,还锻炼了实操能力。虽然知识更新快,学习有挑战,但收获也很大,感觉自己专业能力提升了不少,对未来很有帮助。

       

马博同学:

通过这半年的“数字财税”微专业学习,我觉得是知识的积累,也是自我挑战的过程。平衡日常课程与微专业的同时,让我学会高效管理时间;与不同专业同学的协作,更拓宽了我的视野,这段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

       

冯小芮同学:

“数字财税”微专业让我对前沿财税知识和数据挖掘在财税领域的应用有了新认识。通过老师一学期的辛勤指导和不断的学习,我掌握了用数据挖掘和Stata分析从海量财税数据里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方法,助力更精准的财税决策。未来,我将不断巩固所学,把财税计量方法融入财税实践,提升学习效能,为专业之路添砖加瓦,实现精准财税决策与高效学习的双赢。

       

李瑜洋同学:

初遇Stata,因其简洁界面与命令逻辑轻松入门。学习中,复杂操作常遇阻碍,却也借此吃透数据与命令逻辑。它在数据处理、分析及可视化上高效便捷,助我从微观数据中提炼结论,成为理论落地的关键工具。在试错与实践中成长,未来仍将深挖其潜力。我也会将持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张璐瑶同学:

在“数字财税”微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关于财税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较为前沿的内容,从一个懵懂的大一学生对本专业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在微专业课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一些税收学和财政学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理论,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阅读了几篇关于财政税收学的科研论文,学会了如何剖析学术观点、梳理研究逻辑,还掌握了规范的学术研究范式。同时,课程还紧跟时代脉搏,引入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征管创新、以及最新的财政税收的政策内容,让我得以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此外,我们还学习了Python和Stata等专业的经济学研究工具,掌握了一些专业的技能。在微专业的课程学习为我奠定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思维,为后期的学习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李雅妮同学:

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深感其融合技术与财税知识,拓宽了视野。从智能财税工具到数据分析,让我掌握了更高效、精准的财税处理技能。

       

李瑾同学:

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数字财税”微专业我能进一步地了解数字财税的知识,拓宽我的知识面。带我们了解前沿知识,为我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老师负责认真,对于晦涩难懂的Stata知识,老师耐心地重复演示,在课下为我答疑解惑。

       

陈俊瑾同学:

在“数字财税”微专业的学习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技术革新与财税专业的深度融合——从智能算税系统的实操到大数据税务分析模型的搭建,每一堂课都在打破传统财税的边界。这种学习不仅让我们掌握了金税工程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逻辑,更培养了从数据视角解读财税政策、预判行业趋势的能力,为应对数字经济时代的财税挑战筑牢了根基。在这里,知识不再是静态的条文,而是动态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让我们对未来财税工作的智能化图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期待。

       

荆娥同学:

上半年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我收获颇丰。起初,面对那些复杂的财税数据处理方法,我有些发怵,但好在授课老师讲解细致,从基础概念到实操案例,一步步引导,巩固了知识 。如今,我已经能够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简单的财税问题了。

       

陈佳晗同学:

本学期,“数字财税”微专业课程圆满收官。系统学习了财政收支、税收制度、财税计量方法、Python等核心知识,在理论与案例结合的课堂中,深度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的调节机制。通过学习,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掌握了许多分析财税热点问题的方法,收获颇丰,期待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

       

李清扬同学:

在微专业学习中,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课程内容实用有趣。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合作,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学习经验。

       

邓聪聪同学:

老师都非常专业,知识储备量丰富,在“数字财税”微专业中学习到了数字财税到底是怎样构成与运用,受益匪浅。

       

黄睿同学:

回顾这半年的学习,我在数字财税微专业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成长!每一位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都十分精准,从基础财税知识到数字化工具应用,层层递进,逐步引导我们深入学习。课程中的互动环节也很有趣,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财税数字化案例,碰撞出很多思维火花,希望在下学期的学习中我可以继续和同学们一起进步。

       

李景华同学:

学完数字财税微专业,感觉像给自己的知识体系打了一剂“强心针”。以前总觉得财税就是算账收税,现在才知道,原来背后藏着这么多门道。“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让我明白,原来财税问题能用数学模型拆解分析;“数字财政”“数字税收”课上,老师讲的电子发票、智慧征管案例,彻底刷新了我对行业的认知。最“头秃”但也最有成就感的是Python课,从对着代码抓耳挠腮,到能独立完成简单数据处理,这种进步超有实感!这些课程不仅让我摸到了数字财税的大门,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更有底气了。

       

赵青青同学:

“数字财税”微专业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思维的革新。让我体会到唯有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技术变现个人与职业的双重成长。此次学习,让我体会到将专业如识与数字能力深度融合,才能在数字财税的赛道上实现职业价值。

       

刘宸辰同学:

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的感觉,像精准打靶——目标清晰,不绕弯子。课程紧扣一个领域的核心,花不多的时间就能摸到门道,还常带实操,学完能快速用上,挺有“短平快”的满足感。

       

蒋泽同学:

告别手工数据,拥抱智能工具——财税工作的效率革命,始于指尖的数据流转。身处于大数据时代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也能开拓我们的专业视野,不再拘泥于有限的资源而能利用大数据手段去赋能我们新的高度和发展。数据驱动洞察,财税不止于核算——数字化赋能财税人,从了解到深入学习,如何让论文与科研更加形象化,提升自身的能力。

       

裴林潼同学:

一学期的“数字财税”微专业学习收获满满!课程内容实用性强,紧跟行业前沿,让我系统的了解了新业态数字税,学习掌握Stata的操作。通过案例和实践操作,深刻理解了数字化如何重塑财税工作流程,增强了学习复杂财税问题的信心。学习过程紧凑高效,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非常值得!

       

宋蒙钦同学:

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的过程充满挑战与惊喜。从传统财税知识到智能财税软件应用,每一步探索都让我收获满满。数字技术与财税业务的深度融合,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也让我对未来财税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张爱苹同学:

回顾上半年学习数字财税微专业的历程,收获满满。《数字财政》让我看到财政管理在数字化驱动下的高效变革,从预算编制到资金监管,数据流转精准又透明。《数字税收》中,金税系统的深入讲解搭配实际案例,使复杂的税收征管流程变得清晰。《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为财税问题分析提供科学工具,而Python课程更是赋予我处理和分析财税数据的能力。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边界,更让我坚信,在未来财税领域,数字化知识会成为我披荆斩棘的利刃。

       

张逸琳同学:

上半年,微专业学习为我们打开全新知识窗口。跨领域课程让大家跳出固有思维,从晦涩理论到实操应用,让我在大一打好了更扎实的基础,收获了更广阔的视角。

       

杨丽倩同学:

上半年“数字财税”微专业课程包括数字财政,数字税收,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和Python分析课程。数字财政学与税收学揭示数字经济下,数字化对财税的征管影响和改革方向。Python课程提供实用的编程工具,而在财税计量方法与应用中系统学习了Stata数据分析,提升了数据解读力,为学习前沿财政理论和论文写作打下基础。通过微专业的学习,从数字视角看清税收征管逻辑,认识到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同时也面临挑战,结合数据分析工具,能更精准把握政策调整与经济关联,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杨杰同学:

学习微专业的过程,让我对财税领域的数字化研究有了初步认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迈出了独立阅读和思考专业论文的第一步。

       

齐孜瞳同学:

这一学期学习的数字财税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数字学习的“底层代码”。不仅是理论方面的金税四期、税务发票管理知识等,还是实践上的Python以及用Stata做各种数据模型,都让我认识到数字时代下的财税是“技术+专业”的双轮驱动。

       

王钰昕同学:

经过半年的微专业学习后让我体验到“小而精”的学习魅力,学科之间的知识碰撞、老师的前沿视角分享,前沿模型的教授,让我在有限时间里收获了无限的成长可能。



上一条:学院教师应邀参加“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第35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学院教师应邀参加“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第35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

关闭